伴隨著中高考、期末考試相繼落幕,放假大軍陸續開啟了“一鍵蝸居”“游戲模式”。揚州市公安局反通訊網絡詐騙中心一項統計顯示,近三個月內,我市警方共接到涉游戲虛假交易騙局警情31起。警方提醒,防騙不能松懈,玩游戲也會掉入騙子的圈套。
稀里糊涂損失近萬元
本月中旬,小戴在閑魚平臺上出售“光遇”游戲賬號。沒過多久就有人與他私聊,問其3150元的價格賣不賣。在聊天中對方發了一個支付寶賬號,于是他便加了對方為支付寶好友。
對方隨后說道:“我在部隊當兵,之前在網上購買游戲賬號被惡意找回,如今交易的時候就怕遇到這種坑人的事。”對方提出需要在某APP上進行交易。小戴考慮到對方身份是軍人,看起來誠心想要購買,于是便按對方要求下載了該APP,并注冊了新用戶。
登錄這款軟件后,客服告知要充值500元才可以交易,并提供了銀行卡號。小戴有些疑惑,遂將此情況反映給買家,買家稱這個軟件是靠譜的,和客服溝通就可以解決問題。過了一段時間,客服說需要充值小戴出售游戲賬號相同的金額才可以提現,于是小戴又向對方之前提供的銀行卡內轉賬2650元。這時該平臺上顯示賬號余額為6300元,當小戴提現時系統顯示錢款被凍結。他急忙詢問客服是什么原因。對方稱由于他的操作失誤導致凍結,需要充值6300元才可以解凍。小戴在買家洗腦下轉賬6300元,但還是解凍無望。對方又以幫小戴借錢解凍等理由要求再次借款轉賬,但是小戴已經沒有錢了,遂告訴了父親。其父親大驚失色,竭力制止小戴再次轉賬,這時小戴才意識到自己被騙,共損失9450元。
事發后,小戴向警方報案,目前該案正在進一步調查處理中。
游戲賬號交易套路多
回顧小戴的被騙過程,民警分析,游戲賬號交易中陷阱不少,騙術可分為兩種。一種情況,騙子以出售游戲賬號為名,要求玩家私下進行交易,通過先行支付定金、貨款等行為騙取玩家錢款。另一種情況,騙子以高價收購玩家游戲賬號為名,誘使玩家登錄釣魚網站或虛假交易網站進行交易,從而獲取玩家私人信息,并以各種理由讓玩家支付相關費用,或者直接轉走玩家銀行卡內錢財。
警方建議,游戲消費要量力而行,如果一定要交易賬號,盡量在正規平臺上進行交易,以免上當受騙。家長應多關注孩子假期的生活狀態,盡量讓孩子遠離手機、網游,不要輕易告訴孩子手機支付密碼、銀行卡支付密碼等重要信息,提醒孩子一旦發現網上的內容有問題、涉及轉賬匯款或感到迷惑,要及時向家人求助。
內容搜集整理于網絡,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說法或者描述。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,其全部或者部分內容、文字的真實性、完整性、及時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證或者承諾,并且本站對內容資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,請讀者自行甄別。如因文章內容、版權和其他問題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郵箱:43 520 349@qq.com 進行刪除處理,謝謝合作!